關注官方微信
天天315維權
大象新聞記者 孫旸 馮靖雯 徐照朋
9月25日,鄭州市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工程舉行初期運營前媒體探訪活動。以白灰作為空間主色調,搭配親和力較強的線路色橙色,整體裝修簡潔大氣。
設站12座 最高運行速度為100km/h
大象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,目前,10號線一期工程運營維護人員已全部到崗,行車關鍵崗位、設備檢修人員上崗取證已完成,運營組織管理的各項制度已發布實施,運營自購物資已陸續到貨,電客車全部到場,各項籌備工作均按計劃實施。
鄭州市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工程2017年 12月開工,歷經5年。位于滎陽市、須水鎮、市民文化服務中心及老城區區域內,線路沿中原西路、中原中路和康復后街敷設,主要服務于西部新城與中心城區之間的交通需求,引導城市向西拓展,兼具樞紐線功能的軌道交通脈絡線。線路建成后將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和出行體驗。
10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于鄭州西站,止于二七區鄭州火車站,全長約21.849km,全部為地下線。設站12座,分別為鄭州西站、李商隱公園站、廟王站、柳湖站、市委黨校站、鄭州一中站、西流湖公園南站、二砂站、市中心醫院站、綠城廣場站、醫學院站、鄭州火車站。
記者了解到,線路設換乘站6座,與遠期規劃21號線在鄭州西站換乘、與14號線在市委黨校站換乘、與5號線在市中心醫院站換乘、與1號線在綠城廣場站和鄭州火車站換乘、與1號線和7號線在醫學院站換乘。
新建紅石坡車輛段1座,新建鄭州西站主變電站1座,與6、7、8、14等線路共享鄭州市軌道交通第二調度中心。
列車采用A型車6輛編組(4動2拖),最高運行速度為100km/h。
鄭州火車站出站免安檢即可進入地鐵站
那么,新開通的車站有何特色設計?
記者打探到,鄭州火車站設置兩層通高的端廳,上設置采光天窗,豐富行人乘車環境;同時設置下沉廣場,改善既有線換乘空間,綜合考慮1號線、國鐵、公交等功能關系,形成小型交通樞紐。
換乘站針對換乘設計的同時,考慮和既有線的銜接,保證市民換乘的便利性,如:綠城廣場為10號線換乘,又通過換乘通道和既有1號線換乘;醫學院站7、10號線換乘,設置換乘通道接到既有1號線。
醫學院站在鄭州首次采用平頂暗挖工法,保證到大學路不斷行,同時又能滿足車站施工建設。
車站設計的同時考慮和周邊地塊聯通的條件,綠城廣場站站廳南側預留和綠城廣場地下空間開發的打開條件,使車站和地下空間開發結合。
在設計過程中,通過優化車站出入口方案,最大限度提升出入口便捷性和通達性。車站出入口均具備過街功能,有條件的均設置上下行扶梯,每座車站均設有垂直電梯,滿足無障礙通行要求。
鄭州火車站共設置3個出入口,其中A口(原1號線出入口改造)實行國鐵出站免安檢即可進入地鐵站,方便市民乘車出行,大大減少換乘時間。
西流湖公園南站、二砂站在設計車站出入口的同時兼顧過市過街功能,設置過街通道及出入口,大幅減少了地面繞行距離,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。
車站裝修設計
鄭州西站采用“象棋”的設計主題,在墻面和天花框架設計中結合棋盤和棋子元素,在燈具設計中結合棋子造型以及棋盤特殊格子的元素,生動形象的展示楚漢博弈的氛圍感,站內柱子之間運用流動的曲線展現特有的“楚河漢界”,兩邊則是以棋盤元素結合棋子設計出的藝術一體化天花燈具,寓意著楚漢兩個陣營的戰場,給整個空間帶來獨有的特色。
二砂站從二砂生產的砂輪中提取“圓形沙盤”元素進行設計,結合砂輪圓形元素,將其設計為藝術燈具的形式,運用其規律排布的幾何形體感,抽象的表達鄭州二砂悠久輝煌的文化歷史。
綠城廣場站提取法桐樹的樹干造型進行簡化,并對法桐葉片的結構進行幾何重組形成的柱子一體化設計,打造現代簡潔的自然空間,也寓意著鄭州市的未來像法桐一樣,向陽而生,茁壯發展為鄭州的發展不斷添加新的活力和動力。
鄭州火車站以“脈絡匯聚、貫通中原”為設計主題,采用交叉匯聚的線型元素表現四通八達的線網脈絡,在色彩搭配上以白色為主,線路色為輔,賦予空間更加現代化以及科技化的氛圍。
首次按全自動運行
立足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局站位,圍繞建設“軌道上的都市”總體要求,結合軌道交通智能化、綠色化、可持續的發展趨勢,在設計過程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,為軌道交通建設、運營、維護及綜合效能提供支撐。
記者了解到,鄭州市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工程采用“跨站跳停”行車組織模式,列車越行過站(客流集散量。,減少列車停站數量,縮短出行時間。
鄭州首次按全自動運行系統(UTO)技術標準設計的線路,采用基于現代計算機、通信、控制和系統集成等技術,實現列車運行全過程自動化運行。
此外,列車采用國際最高等級(GoA4)的全自動駕駛技術,列車可實現自動休眠、喚醒、自動運營、自動故障診斷及自動清洗等功能;車輛采用智能運維技術,可以實現對列車相關數據多維分析,深度挖掘車輛故障本質,為列車運維決策提供專家支持。
記者注意到,車輛還能實現智慧化服務,車門上方動態顯示下一站到達時間,車廂內智能顯示各車廂密度。站臺候車信息顯示車廂擁擠度,方便乘客直觀了解下一班列車,選擇合適的候車點。
車廂內設置可視緊急呼叫按鈕,在緊急情況下,乘客可通過緊急呼叫裝置呼叫司機或調度員,呼叫同時觸發聯動,車廂內視頻圖像推送給調度員;贚TE平臺開發的列車乘客緊急呼叫系統,能充分發揮LTE低延時、抗干擾、抗衰落的性能。